“边境线就是咱的命根子!”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的党员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。这个位于黑龙江畔、G331边防路旁的边境小村,面积不大,为国守边的责任却不小。为守好边境线,村党支部牵头与边防连队、移民局、民兵班、护边员一起,组成“1+4边境管理联盟”,在联合巡查、演练中,党员始终冲在最前。
2021年夏天,黑龙江出现了75年一遇的洪水。眼看着江水要漫进村里,村里的党员、民兵、村民纷纷扛起沙袋往前冲,72个小时连轴转,垒起1.4公里江堤,保住了村子。到了冬天,16名护边员沿着23.5公里边境线,在江面装上“绊发式报警装置”,不管是人还是动物碰到装置,村干部和护边员的手机都会收到警报,第一时间就有人员到现场处置。多年来,党员、护边员靠“人防+物防+技防”,交上了一份“边境零事故”的答卷。

国门要守好,日子更要过好。“守着好山好水,不能让乡亲们受穷!”沿江村党支部一边组织村民种大豆、玉米,稳住粮食收成,一边让党员带头试种苍术、赤芍,养野猪、肉牛。起初,村民担心赔本,党员就把经验摆出来、把收益算出来,给大家吃上“定心丸”。有些村民种植技术落后,部分老人年事较高种地有困难,党支部又牵头成立了农机、农技、飞防3支服务队,帮助村民维修农机、提供技术、喷洒农药。自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以来,全村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,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。“以前种地既操心又赚得少,现在有村里的服务队,不仅省心,收入也提高了!”村民王大叔脸上的笑容像一朵绽开的花。
让村民高兴的不只是钱包鼓了,还有日子过得更安心了。2024年,一场充满人文关怀的数字变革在沿江村悄然展开,沿江村党支部建起了全县首个村级“数字乡村智慧大屏”,47个监控覆盖全村街巷、田地。村党支部还与电信部门携手,为80岁以上老人家中安装了“两拍一吼”智能应急系统,当意外发生时,老人只需轻拍特定设备或朝着设备大声呼救,系统便能迅速给其子女或村里的值班人员打电话求助;与医疗机构合作,为75岁以上老人提供智能血压仪,与村内智慧大屏实现数据互联互通,血压数据会实时上传至智慧健康管理平台。孩子上下学也让人放心了,家长看监控就知道校车什么时候到,再也不用让孩子在寒风中受冻。数字乡村建设带来的便捷与高效,大幅度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







黑公网安备 23272102000010号